|
打印
关闭
|
|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混凝土与环境材料研究所 |
|
|
王栋民(教授) |
|
|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
|
|
电 话: |
|
|
网 址:; |
|
|
电 邮:wangdongmin-2008@163.com |
|
|
|
一、个人简介 王栋民,男,1965年出生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混凝土与环境材料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研究室主任、院科技委委员等职。 王栋民教授长期坚持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是:(1)材料的精细化工合成、化学外加剂和现代水泥混凝土材料;(2)工业/矿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生态环境建筑材料制备。 王栋民教授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和水泥混凝土材料、生态环境矿物材料研究方向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先后完成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中法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工业界项目50余项。其中一项科研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科研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专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多次参加在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等地召开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是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国家建筑材料行业科学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外加剂专业委员会委员、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委员、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商品混凝土》杂志副主编。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德国Vinappas学院顾问教授。 在人才培养方面,已指导博士后出站1人,毕业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4人。现指导在读博士6人,硕士20人。承担学校材料系和化工系本科、硕士和博士生的专业课程。 研究的新材料和专利技术成果先后在北京首都机场工程航站楼等全国10余个机场工程、国家奥运工程、京沪高铁工程、北京南站及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等全国上千项重大结构工程应用,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教育背景 1981.09-1985.07 于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5.09-1988.07 于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1999.09-2002.07 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非金属材料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1988.07-2003.08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95)、研究室主任、教授级高工(2002)。 2003.09-至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以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混凝土与环境材料研究所所长 四、主讲课程 1、本科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64学时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48/40学时 《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材料》48/40学时 2、硕士课程 《水泥基材料结构与性能》32学时 《非金属矿物材料学》48学时 《矿山资源综合利用》32学时 3、博士课程 《水泥化学与混凝土材料学》32学时 《高等材料化学》32学时 五、承担科研项目 (均为项目第一负责人)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0872151,项目名称:“特种超支化型混凝土超塑化剂的分子设计与机理研究”,起止年月:2009年1月-2011年12月。 2、北京市科委2008-2010重点项目,项目编号:D08040600540000,项目名称:“矿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起止年月:2008年9月-2010年12月。 3、北京市科委2007-2008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D07040300650701,项目名称:“烟气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 ,起止年月:2007年1月-2008年12月。 4、北京市教委2009年产学研项目,项目名称:“烟气脱硫石膏建材资源化的优质高效利用”,起止年月:2009年1月-2009年12月。 5、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水工大坝高性能膨胀混凝土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研究”,起止年月:2009.-2011 6、中法合作科研项目,项目名称“(monocoush)厚层彩色外墙防水装饰砂浆的研究”,起止年限:2008-2011年 六、完成科技成果 (均为项目第一负责人) 1、“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与施工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 93 1 17132 6; 2、“外墙外保温用硅丙树脂疏水涂料”项目(项目编号:2007-064)于2007年11月22日顺利通过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鉴定验收,项目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3、 “低温和负温条件下外墙外保温体系用聚合物砂浆”项目(项目编号:2008-K1-14)于2008年11月5日顺利通过建设部科学技术司鉴定验收,项目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4、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工业制备技术”项目(项目编号:教SW2008-047)于2008年7月2日顺利通过教育部鉴定验收,项目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5、“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施工”被北京市科委列入2001年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6、1999-2000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混凝土泵送剂》建材行为标准的修订工作,该标准已通过国家标准审查于2001年10月在全国实施,为主要起草人,排名第一; 7、“烟气脱硫石膏建材资源化的优质高效利用”项目于2009年12月28日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和验收,项目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排名第一; 8、“煤矸石的火山灰活性及其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项目于2009年12月28日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项目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排名第一。 七、申请与授权专利 (均为项目第一负责人) 1、授权专利:"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与施工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 93 1 17132 6; 2、授权专利:“轻集料的制备方法及以其产品为主保温源的无机保温材料”,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 2008 1 0222289.6,专利证书号为 第716842号; 3、专利名称: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方法,专利公开号:CN101353232; 4、专利名称:水溶性接枝聚羧酸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公开号:CN101353397; 5、专利名称:石膏基船舶密封材料的制造方法,专利公开号: 6、专利名称:水性塑胶跑道材料的制造方法,专利公开号: 八、出版专著 (均为项目第一负责人) 1、王栋民、左彦峰.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泥工业[M]. 之第八章“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2 2、王栋民. 高性能膨胀混凝土[M]. 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3、姚嵘、张玉波、王栋民 粉煤灰在自诊断压敏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M].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9.8 4、覃维祖、王栋民、丁建彤 译 混凝土:微结构、性能与应用[M]. 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 2008. 5、王栋民、张琳 干粉砂浆原理与配方指南[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11 九、获奖 1、“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与施工方法”项目于1999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泵送剂对混凝土可泵性的作用机理”项目于1999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3、“灌注桩膨胀剂(PEA)的研究”项目于1997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四; 4、2000年荣获中国硅酸盐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奖(十佳科技青年),排名第一。并获2000年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提名。 5、“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项目获得2009年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 6、“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工业制备技术”项目于2010年获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7、“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项目于2010年获得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五。 十、发表的论文(自2003年-,部分) 1. 王栋民, 扈世凯. 胶集比和胶粉对空心微珠保温砂浆性能的影响[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7): 12-14. 2. 刘娟红, 王栋民. 养护对矿物细粉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7): 100-103. 3. 逄鲁峰,李崇智,王栋民.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试验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7): 108-110.. 4. 刘娟红, 王栋民, 宋少民等. 大掺量矿粉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与微结构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8(11): 54-57. 5. 侯云芬, 王栋民, 李俏等,水玻璃性能对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的影响[J]. 硅酸盐学报,2008(1): 61~64. 6. 李俏, 王栋民, 侯云芬, 左彦峰. 大掺量粉煤灰水泥的制备及机理研究[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08(2): 27~29. 7. HOU Yunfen, WANG Dongmin, LI Qiao, The Effect of Na-K Activator and Curing Mode on Fly Ash-based Geopolymers[C]. The ⅩⅩⅣ International Mineral Processing Congress, Beijing September, 2008 8. 侯云芬, 王栋民, 周文娟. 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耐热性和耐酸性研究[J]. 粉煤灰综合利用,2008(3): 26-27. 9. 侯云芬, 王栋民, 周文娟等. 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 2008(7): 41-44. 10. 左彦峰, 王栋民, 熊卫锋. 矿物掺合料对不同特征共聚羧酸类超塑化剂分散性的影响[A],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C], 广州: 2008.4: 231-238. 11. 王栋民, 左彦峰, 龙俊余, 李俏等. 膨胀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膨胀与强度性能及其作用机理[J]. 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 2008(1): 12~14. 12. 熊卫锋, 王栋民, 左彦峰等. 不同侧链长度的梳型共聚物对水泥/矿物掺合料体系性能的影响[J]. 混凝土, 2008(9): 44-47. 13. 熊卫锋, 王栋民, 左彦峰, 武增礼, 王振华. 聚羧酸超塑化剂的侧链结构对其吸附分散性能的影响[J]. 新型建筑材料, 2008(6): 35-38. 14. 王栋民, 熊卫锋, 左彦峰, 王振华, 武增礼. 聚羧酸盐减水剂的制备、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J]. 混凝土,2008(7): 64-67. 15. 龙俊余,王栋民. 铝酸盐-硅铝酸盐膨胀剂ASEA的性能研究[J]. 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8 增刊: 36-39. 16. 王栋民,龙俊余. 颗粒级配对膨胀性能的影响[J]. 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2008增刊: 33-35. 17. 范德科, 王栋民, 罗小红等. 煤矸石机械-热力复合活化研究[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8(6): 18-21. 18 .罗小红, 王栋民, 范德科. 外墙外保温体系用硅丙树脂涂料[J]. 新型建筑材料, 2008(8): 41~43. 19. 左彦峰, 王栋民, 杨湘东.吸附聚羧酸系与萘系超塑化剂水泥颗粒的电性行为研究[J].化学建材, 2007, (5): 50-52. 20. 王栋民,扈士凯,熊卫锋,左彦峰,罗晓红,高岩,付毅.偏高岭土作为高性能混凝土掺和料的试验研究[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会议论文集.乌鲁木齐: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2007: 135-137. 21. 李俏,王栋民,侯云芬,左海燕.激发剂及钙含量对高钙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强度性能的影响[C].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全体理事会议暨第二届研究生论坛论文集.河北秦皇岛:《商品混凝土》编辑部,2007: 82-89. 22. 熊卫锋,王栋民,左彦峰,武增礼,姚星合.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C].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全体理事会议暨第二届研究生论坛论文集.河北秦皇岛:《商品混凝土》编辑部,2007: 63-69. 23. 王栋民,罗小红,吴飞,张志新,姜海燕.硅丙树脂涂料在外墙外保温体系(EIFS)中的应用研究[C].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全体理事会议暨第二届研究生论坛论文集.河北秦皇岛:《商品混凝土》编辑部,2007: 41-46. 24. 扈士凯,王栋民,罗小红.超轻矿物微珠保温砂浆的配制与性能研究[C].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全体理事会议暨第二届研究生论坛论文集.河北秦皇岛:《商品混凝土》编辑部,2007: 156-160. 25. 王栋民,罗小红.利用工业废弃物制备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概述[C].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二届全国化学激发胶凝材料研讨会论文集.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204-210. 26. 王栋民,李俏,侯云芬.激发剂及钙含量对高钙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强度性能的影响[C].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二届全国化学激发胶凝材料研讨会论文集.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130-139. 27. 侯云芬,王栋民,李俏,周文娟,路宏波,王林.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制备及反应机理[C].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二届全国化学激发胶凝材料研讨会论文集.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115-121. 28. 王栋民,范德科.煤矸石-页岩复合胶凝材料制备工艺参数及性能研究[C].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二届全国化学激发胶凝材料研讨会论文集.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61-66. 29. 王栋民,侯云芬,李俏,刘子科.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的制备条件与性能研究[C].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二届全国化学激发胶凝材料研讨会论文集.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19-23. 30. 熊卫锋,王栋民,左彦峰,刘佳,武增礼.聚羧酸梳形共聚物的合成及分散性能的研究[C].中国建筑学会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66-70. 31. 熊卫锋,王栋民,左彦峰,武增礼,姚星合.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C].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全体理事会议暨第二届研究生论坛论文集.河北秦皇岛:《商品混凝土》编辑部,2007: 63-69. 32. 左彦峰,王栋民,熊卫锋,张守祺,王振华,许乐萌,聂锋,于涛,王英伟.不同特征共聚羧酸类超塑化剂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会议论文集.乌鲁木齐: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2007: 52-60. 33. 左彦峰,王栋民,李伟,宋少民.超塑化剂与水泥相互作用研究进展[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会议论文集.乌鲁木齐: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2007: 62-73. 34. 左彦峰,王栋民,熊卫锋,张守祺,王振华,聂锋.共聚羧酸类超塑化剂复合技术的正交试验研究[C].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宁波: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2007: 244-251. 35. 左彦峰,王栋民,熊卫锋,王振华,武增礼.水泥细度对共聚羧酸类超塑化剂分散性的影响[C].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集.南京: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 2007. 36.左彦峰,王栋民,随同波,熊卫锋.超塑化剂对新拌水泥浆体结构的影响[C].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制品分会.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2007: 179-185. 37. 熊卫锋,王栋民,左彦峰,闫艳.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合成工艺研究[J]. 商品混凝土, 2007,(2): 6-8. 38. D.M.Wang,Y.F.Zuo,W.F.Xiong,Y.F.Hou,C.Z.Li, S.K. Hu .Hydration heat of compound cementitious materials in HPEC[C].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MENT &CONCRETE.CANMET/AC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ERETE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XI,AN:2006: 584-587. 39. Y.F.Zuo, D.M.Wang, W.F.Xiong, T.B.Sui, Y.Gao, Q.Li.Effects of Superplasticizers on Flocculation Structure of Fresh Cement Paste[C].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MENT &CONCRETE. CANMET/AC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ERETE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XI,AN: 2006: 1607-1611. 40. ZUO Yanfeng, WANG Dongmin, XIONG Weifeng.Dispersion of Co-poly 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 Containing Polyether Side Chain[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2006, 74(21): 132-135. 41. 王栋民.论膨胀剂的不可替代性[J].商品混凝土,2007, (4): 4-6. 42. 王栋民.自密实混凝土从科研向应用的转化-规程介绍[J].商品混凝土, 2007(1): 48-51. 43. D.M.Wang, Y.F.Hou, Y.F.Zuo, Y.M.Chen, Y.X.Li, H.T.Zhang(China). Hydration Mechanism and Microstructure of Multi-expansive Cementitious Material in Low Water Cementitious Material Ratio [C].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ment & concrete: 578-583. 44. M.Wang, Y.F.Zuo, W.F.Xiong, Y.F.Hou, C.Z.Li, S.K.Hu(China). Hydration Heat of Compound Cementious Materials in HPEC [C].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ment & concrete: 584-587. 45. D.M.Wang, Y.F.Zuo, Q.Li, Y.M.Chen, Z.Lin,R.R.Tang(China). The Interface Structure of High Performance Expansive Concrete (HPEC) [C].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ment & concrete: 1031-1036. 46. Yu Gao, Y.Zhang, D.M.Wang, J.Y.Long, Y.F.Zuo(China).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Betonite-based Thickening Powder (BTP) in Mortar [C].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ment & concrete: 1118-1123. 47. Y.F.Zuo, D.M.Wang, W.F.Xiong, T.B.Sui, Y.Gao, Q.Li(China). Effects of Superplasticizers on Flocculation Structure of Fresh Cement Paste [C].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ement & concrete: 1118-1123. 48. 王栋民, 左彦峰, 李俏, 范德科, 崔源声, 王文利. 煤矸石的矿物学特性及建材资源化利用 [C]. 第四届中国粉煤灰、矿渣及煤矸石加工与应用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2006(4): 79-86. 49. 王栋民, 侯云芬, 左彦峰, 李俏, 陈良程. 粉煤灰基无机矿物聚合材料 [J]. 新型建筑材料, 2006(2): 14-16. 50. 李俏, 王栋民, 侯云芬, 王秋力. 新型铝硅酸盐胶凝材料的研究—激发剂对粉煤灰基铝硅酸盐胶凝材料强度性能的影响 [J]. 商品混凝土, 2006, 8(4): 20-24. 51. 李 俏, 侯云芬, 王栋民, 左彦峰. 激发剂对大掺量粉煤灰水泥强度影响的研究 [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06, 12(6). 52. 龙俊余, 王栋民, 高昱. 纳米水泥防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C]. 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北京地区)2006年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 2006: 71-78. 53. 熊卫锋, 王栋民, 左彦峰. 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C]. 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 73-80. 54.左彦峰, 王栋民, 熊卫锋. 含聚醚侧链共聚羧酸类超塑化剂的分散作用 [J]. 商品混凝土, 2006, 10(5) : 54-57. 55. 侯云芬, 王栋民, 李俏. 激发剂对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强度影响研究 [J]. 建筑材料学报, 2007, 10(2): 214-218. 56. 侯云芬, 王栋民, 李俏. 养护温度对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强度影响的研究 [J]. 水泥, 2007, 01(1): 8-10. 57. 侯云芬, 王栋民, 李俏. 粉煤灰基矿物聚合物的试验研究 [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07(4): 34-39. 58. 侯云芬, 王栋民, 李俏. 利用不同粉煤灰制备矿物聚合物的研究 [C]. 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应用研究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2006: 182-189. 59. 李崇智, 冯乃谦, 王栋民, 侯云芬. 梳形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表征及其作用机理[J]. 硅酸盐学报, 2005(01): 87-92. 60. 王栋民, 高昱, 左彦峰, 欧阳世翕. 流态膨胀混凝土膨胀与强度发展的协调性研究(Ⅱ):高强混凝土的情况[J]. 商品混凝土, 2005(01): 35-39. 61. 王栋民. 粉煤灰基矿聚材料[C]. 第二届“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水泥工业原、燃材料战略转移会议”交流材料论文集. 北京,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2005: 84-87. 62. 王栋民, 逄鲁峰, 左彦峰, 龙俊余. 高性能膨胀混凝土(HPEC)的界面结构研究[C]. 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杭州: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 2005: 492-501. 63. 王栋民, 左彦峰, 候云芬, 扈士凯. HPEC胶凝材料的水化热研究[C]. 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杭州: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 2005: 502-506. 64. 李崇智, 王栋民, 王金才.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子结构模型与作用机理探讨[C]. 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5: 158-166. 65. 左彦峰, 王栋民, 隋同波, 熊卫峰. 超塑化剂对新拌水泥浆体结构的影响[C]. 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5: 179-185. 66. 高昱, 徐宁, 龙俊余, 王栋民. 新型稠化粉在建筑砂浆中的应用研究[C]. 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5: 343-354. 67. 左彦峰, 王栋民, 隋同波. 超塑化剂作用机理初探[J]. 混凝土, 2004(5): 11-28. 68. 左彦峰, 王栋民, 吴绍祖. 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对水泥浆体流动性的影响[J]. 建筑材料学报, 2004, 7(2): 174-177. 69. 王栋民, 陈华辉, 欧阳世翕. 高强流态膨胀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膨胀行为[J]. 硅酸盐学报, 2004, 32(4): 454-459. 70. WANG Dongmin, ZUO Yanfeng, OUYANG Shixi. Chloride ions-diffusion in HPC with different possolantic material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2004, 32(7): 858-861. 71. 左彦峰, 隋同波, 王栋民. 超塑化剂对新拌水泥浆体流变性的影响[J]. 混凝土, 2004(9): 38-40. 72. 王栋民, 高昱, 左彦峰, 欧阳世翕. 流态膨胀混凝土膨胀与强度发展的协调性研究(Ⅰ):中强混凝土的情况[J]. 商品混凝土, 2004(3): 22-24. 73. 王栋民, 陈建奎. 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再认识及全计算配合比设计[C]. 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青岛: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2004: 107-117. 74. 王栋民, 游宝坤. 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施工方法——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最新应用[C]. 吴中伟院士从事科教工作六十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4: 68-71. 75. 游宝坤, 韩立林, 王栋民. 我国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C]. 吴中伟院士从事科教工作六十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4: 72-78. 76. 陈建奎, 王栋民. 复合超塑化剂(CSP)对FLC和HPC坍落度损失的控制[C]. 吴中伟院士从事科教工作六十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4: 116-119. 77. 王栋民, 金欣, 欧阳世翕. 高性能膨胀混凝土用特种胶凝材料的研究[J]. 建筑材料学报, 2003, 6(1): 81-85. 78. 王栋民. 高性能膨胀混凝土(HPEC)的力学性能和膨胀行为研究[C]. 第十二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兰州: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2003: 319-327. 79. 左彦峰, 王栋民, 吴绍祖, 刘佳. 交联型聚羧酸系超塑化剂(Copoca202)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C]. 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北京: 中国硅酸盐学会, 2003: 96-97. 80. 王栋民、张守祺. 数字混凝土技术及其在混凝土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中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届学术会议,桂林,2009.8.
联系方式 电话: Tel: +86-10-52872563/82737306 E-mail: wangdongmin-2008@163.com, http://www.wangdongmin.com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