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简介 |
|
类别:行业资讯|国内资讯
日期:2011-12-29
来源:本网
点击率:99948
打印
关闭
|
|
一、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是1958年由原国家建筑工程部批准设立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属国务院资产管理委员会系统,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代管的中央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 设有水泥、玻璃、陶瓷、新型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等专业信息研究部门,信息资源中心、网络发展中心、《水泥》、《建材工业信息》、商品混凝土研究室等业务部门和北京华信高技术公司、北京华盟公司、劳动服务公司等技术服务实体。拥有先进的情报研究手段和技术装备。我所同时还是八个全国性建材专业网络的组织者,这些网络的成员遍布全国,并与国际同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另外,还拥有配备激光照排胶版印刷系统的印刷厂。 现有职工120人,包括建材各专业以及自动化、机械、计算机和管理等专业的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并有英、日、德、西、俄、意、朝等语种的翻译人员,以及编辑和其它情报研究人员。现任所长是王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所长徐洛屹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崔源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是崔源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自1958年成立以来,该所已出版了1000多项专题研究报告,内容包括建材工业宏观经济运行、市场动态分析、企业行为及其产品、技术和设备等,完成了100多项软科学课题的研究报告,开发了各种数据库,一些研究成果得到了政府的奖励。每年向各级建材主管部门和全行业提供几十种情报研究报告和专题情报资料。 该所的目标是将本所建成一个手段现代化、结构网络化和服务产业化的国家建材行业科技、经贸信息研究与咨询服务中心。 职能:根据国民经济和建筑材料工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国内外建筑材料工业有关情报信息的研究工作,为政府、行业和企业提供管理和决策依据。 承接政府的重要软科学课题,并承接专题调研报告。 加工、编辑出版科技文献期刊、资料和各种研究和调研报告。 承接建材行业技术及技术情报和经济贸易情报咨询服务、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市场调查、企业技术改造及可行性研究、信息中介、科技查新。 建立国内外建材工业经济运行、产品、技术装备、企业行为、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数据库和计算机信息网络服务。 举办各种技术市场、展览会以及不同形式的技术业务培训,举办大型的建材行业国际展览会。 专业刊物: 编辑出版《国际水泥中文版》、《国际水泥-石灰-石膏》、《中国商品混凝土》、《水泥》、《砖瓦世界》等到9种专业期刊。其中《水泥》为建材行业发行量最大的专业技术刊物,被定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刊物,杂志被公认为行业发展最快的杂志之一。 拥有并主办行业网站: 主办《国际混凝土网》、《中展网》、《中国商品混凝土网》、《中国建材网》、《水泥杂志网》、《中国金属矿信息网》、《中国玻璃工业网》等行业门户网站。 二、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系中国硅酸盐学会的分支机构,是一个全国性组织,成立于1984年,1988年挂靠在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现有会员50名。学会组织机构由主任、副主任、秘书长组成。学会会员由全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界及有关政府部门人士组成。 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在中国硅酸盐学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除完成中国科协、中国硅酸盐学会下达的科普任务(如参加科技部科协举办的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外,主要业务范围和活动包括:开展学术和科技交流,科学普及,专业培训,咨询服务,编辑、出版科技科普读物等。 自学会成立以来,一直采取多种形式致力于学术和科技交流,新技术、新产品的普及与推广,如举办学术与科技交流会、报告会,办培训班,出版科普读物等。最有代表性的是两个会议:一是国内外水泥粉磨新技术交流会,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每届参会人数均达300人;二是中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3届,在行业内已形成规模,对水泥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普及推广,促进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出版的科普读物有《绿色建材与家居装修》无机非金属材料《人类文明的标志》等。 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愿与热爱科普事业的各界人士一道,为科普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 |
|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