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产5亿吨建筑废弃物 回收利用需政策支持 |
|
类别:行业资讯|国内资讯|国际水泥
日期:2012-6-12
来源:和讯网
点击率:25428
打印
关闭
|
|
近日,关于水泥行业需求疲软的消息频频发出。根据今年一季度的统计发现,辽宁、浙江、河北、江西、以及广东都出现水泥减产现场,其中以辽宁最为突出,同比减产近20%。水泥行业的发展和出路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实,行业龙头企业早有动作,2010年全国水泥熟料企业前10强中的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润水泥、华新水泥已率先抢入混凝土领域;水泥20强企业中的亚泰集团也快速开始了从水泥向混凝土的产业延伸。 世界领先水泥、集料、预拌混凝土以及相关服务供应商豪瑞集团中国区总裁、华新集团副总裁Ian Riley在6月7日的豪瑞集团百年庆典上谈到:“瑞士的一些政府项目明令要求我们使用的混凝土当中的骨料必须是城市废弃建筑物再生回收的骨料。”他认为这样的明文要求就会鼓励企业使用和回收城市建筑废弃物。据了解,在全球成熟的市场中,所有的建筑到达一定的服务年限后通常要被拆除,在瑞士通常从水泥的消费到废弃物回收要经过60到65年。在中国,业内人士揣测通常可能是20年。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字,每年中国会产生5亿吨左右的建筑废弃物。目前中国的城市建筑废弃物的使用还比较局限,主要都是用于填埋,或是用于重新的复垦土地。例如原来的沼泽或者低于水平面的土地,用于填埋,然后重新围田造地。 Ian Riley认为,这些城市建筑废弃物完全可以用作建筑立面的骨料、脊料,将这样的材料进行重新利用。Ian Riley谈到:“其实从技术上说,用这样的城市建筑废弃物作为骨料对于制造水泥在强度上确实会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但是真正影响到国内如此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还是经济原因。”据了解,在拆除的建筑废弃物当中的钢筋和金属材料,把它们分离是一个非常耗时、耗钱的工作。Ian Riley说:“想要建筑行业更长远的发展,回收和再利用是重心环节,而要实现则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导向。”
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 |
|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