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一吨水泥需要20条包装袋,从个数来讲,他是水泥生产中的大宗采购品,其价格的高低对企业的效益影响很大。比如,每条袋子贵0.1元,每吨水泥成本就要上长2.0元,按年产5000万吨水泥算,一年就是一个亿。
这是我们看的着摸得着,每天都有切身体会的一笔账,所以大家都进行着严格的控制,这无可厚非。但“一分价钱一分货”,这是市场规律,便宜的袋子在质量上肯定要差一些,但“只要用户认可,没有太大的意见”也就行了,这是我们多年来选着袋子质量的一个潜规则。
我们来看看这个潜规则也没有问题。当然,让用户认可是首要条件,否则就会影响到销售,问题就大了。那么,除了用户认可以外, 还有没有其他应该考虑的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有。
比较差的包装袋,会加大出厂之前的装运破包率,导致包装袋的成本隐性增加;破包导致的水泥散失也会增加成本;处理破包的人工也需要成本;袋子向外渗灰,加大岗位粉尘浓度,增加工人的保健成本等。某厂劣质包装袋的向外渗灰情况如下图:
比较差的包装袋,对水泥袋重的波动有较大影响:由于袋重合格率是水泥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受到各级质管部门的严格管控,是水泥质量抽查的必检项目之一。所以袋重合格率是不能有问题的,袋重的波动只能靠提高平均袋重来弥补,而提高平均袋重就意味着生产厂要多装水泥,导致成本的提高。
原来河北磁县有一个粉磨站,他们就包装计量秤的改造,做过这方面的统计工作,改造后计量误差减小了约1%,袋重控制的目标值减小了1.2%,基本保证了袋重合格率不变。
如果按袋重控制的目标值增加1.2%计算,每袋水泥就要增加0.6kg,每吨水泥就要增加12kg ,我们仍然按年产5000万吨水泥计算,每年就要多付出60万吨水泥!按水泥出厂价每吨200元算,就要损失1.2亿元。
再回到水泥包装袋的质量与价格的平衡上,降低包装袋质量可能造成的损失,每个厂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只有通过认真的观察和统计,考虑方方面面的质量成本,才能找准自己的平衡点,做到效益最大化。
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