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行过程中,很多生产线把筒体冷却风机全部开起来,虽然理论上窑筒体的表面温度控制在280℃以下能保持筒体较高的强度,但在实际运行中,筒体表面温度大多在30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80-390℃。
个人认为只要筒体表面温度均匀,整体膨胀基本在设计范围,温度在350℃以下可不必进行冷却,这样既可以节电,又可以降低煤耗。但如果筒体表面出现严重的温度不均匀,为了防止窑筒体出现不均匀膨胀而影响到窑的工况、引起托轮瓦发热,应该吹风进行冷却。
有的厂家仍然延用窑体淋水,特别是窑筒体已经烧高后的淋水,使窑胴体的膨胀对砖膨胀量的吸纳作用大为减小,增加了对砖的挤压力,为了延长砖的使用寿命,有必要取消窑胴体淋水。实际上,窑体淋水虽然能很快的补挂窑皮,但这种窑皮并不结实,好挂也好掉。
窑体吹风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是比淋水危害小点儿罢了。实际上,只要我们平时注意保护窑皮,并及时补挂窑皮,这种窑皮比通过吹风淋水强挂的窑皮要好得多。
实际上,取消了吹风淋水这个拐棍,增加了操作员平时注意补挂窑皮的责任,更能减少窑皮脱落造成的风险。所以,有的公司近几年新建的分解窑,干脆不再设置窑筒体冷却风机。
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