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污水垃圾处理划定7000亿蓝图 | 
                               
                              
                                  | 
                                   | 
                               
                              
                                  | 
                                      类别:行业资讯|热点新闻  
                                      日期:2012-5-10  
                                      来源:中国证券报 
                                      点击率:34560 
                                      打印
                                      关闭
                                   |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转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和《“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两大规划拟定的共计近7000亿元的投资蓝图以及各产业年均近30%的增长率,更引业界关注。   业内分析指出,从规划内容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两大产业投资重点在于打通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拉动全产业链的需求快速增长。此外,除设备供应及工程服务相关公司将迎来预期中的利好外,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餐厨垃圾处理等细分市场领域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过半投资打通产业瓶颈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近4300亿元,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636亿元。在投资分配上,污水处理领域的管网建设、垃圾处理领域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分别达2443亿和1730亿元,分别占各自产业总投资的56.8%和65.6%。   专家指出,污水管网配套到位可推动污水处理效率的提高,提升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回报预期。因此,《污水处理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新建污水管网15.9万公里,城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一年以上的,实际处理负荷不低于设计能力的60%,三年以上的不低于75%。   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镇已建成的垃圾处理设施仅700余座,29%的城市没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这导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始终无法全面启动。因此,《垃圾处理规划》提出,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县县具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市场普遍认为,随着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逐渐被打通,“十二五”期间污水和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步伐将大大提速。券商报告指出,到2015年,两大产业的年增长率均有望达到30%以上。   细分市场拓宽产业版图   除对各自产业领域主环节提出一系列发展目标及配套措施外,两大规划还重点明确鼓励污泥处理、再生水回用、餐厨垃圾处理等细分市场的发展。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347亿元,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投资304亿元,餐厨垃圾专项工程投资109亿元。规划同时明确,到2015年,全国新建污泥处理处置规模518万吨(干泥)/年,新建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2675万立方米/日,全国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   中国水网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量达2200万吨,其中有80%没得到妥善处理。而全国平均再生水利用率也不足10%。餐厨垃圾处理方面,目前全国餐饮企业每年产生的餐厨废弃物已超过4000万吨,可利用餐厨废弃物总量每年3000万吨,但真正已实现处理利用量十分有限。
  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 | 
                               
                              
                                 |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