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发电与用电之间寻求平衡,减少发电与电网的资源浪费,减少发电设备的开停次数,以降低发电煤耗与成本,国家制定了峰谷异价的用电政策,鼓励用电户在低谷时段多用电,在高峰时段少用电。
简单看来,响应国家政策是利国利民的,似乎无可非议,但仔细分析一下,却不一定合适。水泥企业是连续运行的一体化大型装备,是关联性很强的高能耗系统,频繁的开停不仅对设备的危害性很大、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也会增加煤耗、电耗,有可能导致省钱不省电、甚至费钱又费电。
以石灰石破碎为例,为了使用低谷电,破碎机安排在夜班运行,而矿山却无法在夜间采运,将白天运输的矿石堆在破碎机旁,夜间再用铲车喂入破碎机,电费是省了,但耗油及铲车的工本费却增加了;由于夜班工作的效率相对较低,加上必须的夜间照明,电耗不但不能降低,相反还可能有所增加;同时,大堆铲车作业也无法进行必要的质量搭配,降低了石灰石的进厂质量。
以生料磨为例,当磨机能力大于窑的生产能力时,就“遇峰则停,逢谷再开”,每天要开停几次。从系统启动到运行正常要几十分钟的时间,只有电耗投入却无生料产出,势必会增加产品电耗;在开停过程中,生料的质量波动在所难免,继而影响到熟料烧成的质量以及煤耗、电耗;生料系统的开停,又会波及到窑系统的用风,波及到窑灰成分的变化,严重干扰着窑系统的稳定,继而影响到熟料烧成的质量以及煤耗、电耗。
即使是影响范围相对较小的水泥粉磨,频繁开停也会增加电耗,也会导致水泥质量的波动。因此,是否使用峰谷电价、如何用好峰谷电价,每个企业都是不一样的,各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的进行分析核算,寻求使用的最佳平衡点。
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