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用于储存生料的设施叫做生料均化库,而把用于储存水泥的设施叫做水泥库,是否意味着水泥库没有均化任务、或者说均化就不重要呢?
随着单个水泥库的容量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几年大型落地钢板库的出现,一些建成的水泥厂,水泥库的总存储量确实足够大了,但水泥库的个数却越来越少了,有意无意的忽视了水泥库对稳定水泥质量的作用。
水泥库不仅是一个储存设施,它实际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工艺设施,它不仅需要一定的储量,而且需要一定的个数。尽管我们在水泥生产的各个工序上,采取了很多均衡稳定的措施,但还是很难彻底消除出磨水泥的波动。
我国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规定,水泥28d抗压强度的标准偏差应不大于1.65MPa,这不但保证了水泥强度的稳定,而且保证了其它质量指标(安定性、细度、凝结时间、有害化学成分等)均趋稳定。也为水泥制品、构件、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了方便和保证。
为了确保出厂水泥的质量,又没有足够的均化措施,就只有提高水泥的富裕质量,势必要增加生产系统的质量成本,最终牺牲的是企业的效益。
对入库水泥的进一步均化,有利于降低出厂水泥的标准偏差,压低出厂水泥的超标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销售市场和提高销售利润。
实践证明,除了建设专门的水泥均化库外,保有合理的水泥库个数,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均化措施。只有足够的水泥库个数,才能避免上入下出,才能实现多库搭配出厂。多库搭配可有效的提高出厂水泥的稳定性,加快库存水泥的周转次数,减少库存水泥的资金占用。
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