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业绩不振的海螺水泥今年又一次在“不差钱”下提出发债再融资。今年7月5日,海螺水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通过了拟在中国境内发行票面本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的公司债券的议案,所募资金依然是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和调整债务。其手头之充裕,令市场看不到任何需要再度大规模举债的必要。
更为重要的是,在大规模发债融资后,海螺水泥的业绩却未受到正面提振,反而出现同比剧降。
今年一季度,海螺水泥实现净利润12.49亿元,同比降44%;期末存货余额高达50.2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增33.43%,环比增幅也达23.68%。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今年来国内投资增速明显放缓,水泥行业将出现一个漫长的去库存时期。
今年又在“不差钱”下提出发债再融资
同时,6月8日海螺水泥公告称,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将出现50%以上的同比降幅。去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9.94亿元。
在此之下,海螺水泥的股价自去年7月中旬便进入了下跌行情,跌至当前已惨遭“腰斩”(复权,下同),其中,今年内的跌幅为5.88%,弱于同期沪指2.88%的跌幅。昨日该股大跌4.32%,报收于14.40元。
匪夷所思的,业绩不振的海螺水泥今年又一次在“不差钱”下提出发债再融资。
今年7月5日,海螺水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通过了拟在中国境内发行票面本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的公司债券的议案,所募资金依然是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和调整债务。
而此份公告,距公司收回40亿元理财资金的6月19日,还不到20日。同时,根据一季报,公司截至今年3月末的货币资金为67.48亿元,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余额尚有35.73亿元。其手头之充裕,令市场看不到任何需要再度大规模举债的必要。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公司去年发债的利息为一年一付,因此庞大的利息支出也将在今年的中报里体现。
持有5股亏4股仅青松建化亏逾4亿元
事实上,凭借着是上市公司的优势,海螺水泥素来擅长跟市场要钱。有统计数据显示,公司自2008年以来至今年7月初,以股票增发、债券发行、项目公司借款等方式融资总额已超过了200亿元。而揣着从市场“圈”来的巨额资金,海螺水泥却表现出巨大的投资热情,最为明显的无疑是对水泥股的投资。
根据去年年报,海螺水泥共持有4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包括巢东股份、冀东水泥、同力水泥及福建水泥,原始投资总额超过26亿元。
冀东水泥上,海螺水泥是在2008年二季度便着手于二级市场上建仓,一路加仓至今年一季度末时,持有1.86亿股、占流通盘的15.3%。根据公告,海螺水泥的持股总成本为23.37亿元,即每股成本在12.6元。而截至昨日收盘时,冀东水泥现价为12.19元,这意味着海螺水泥此笔长达四年的投资,终究归于了亏损,目前账面浮亏在7574万元。其中,仅去年下半年,海螺水泥便增持了冀东水泥4871.44万股,耗资7.73亿元,对应每股增持成本为15.87元。目前,在这部分增持股份上海螺水泥浮亏超过23%。
同力水泥亦是海螺水泥于2008年二季度便着手建仓的品种,几经增减持后今年二季度末时持387.4万股。根据公告,海螺水泥的持股总成本为4435万元,即每股成本在11.45元。而截至昨日收盘时,同力水泥现价为9.91元,低于海螺水泥持仓成本的13.45%,为其带来了596万元的账面浮亏。
福建水泥上,海螺水泥于去年二季度一举建仓900.24万股,耗资1.04亿元,对应每股建仓成本为11.51元;去年三季度,海螺水泥减持了439.11万股;去年四季度,海螺水泥增持了502.02万股,持963.16万股直至今年一季度末。在其高抛低吸下,投资福建水泥的均价应在10.2元左右,现持股对应成本总额为9824万元。而截至昨日收盘时,福建水泥现价仅为6.25元,较海螺水泥的持股成本已跌去38.73%,带来3804万元的账面浮亏。
唯一成功的案例则是巢东股份,海螺水泥的投资成本总额为9801.97万元,持3938.57万股。该部分股权系海螺水泥由2007年通过协议转让获得,每股投资成本仅2.49元。至昨日收盘时,巢东股份现价为9.4元,按此计算,海螺水泥此笔投资的账面浮盈为2.72亿元。
令海螺水泥遭重创的还得数今年入手的青松建化。今年5月31日,海螺水泥及其全资子公司芜湖海螺将参与青松建化定向增发,以13.53元认购了后者1.378亿股,耗资规模达18.64亿元。相比在青松建化推出定增前期,海螺水泥表态的将认购1.5亿股,已有所缩水。
然而,进入6月,青松建化陷入单边下跌,股价由最高15.19元一度下探至10.10元,昨日该股大跌4.6%,报收于10.37元,较13.53元的定增价已跌去23.36%!按此计算,海螺水泥此次投资的账面浮亏已达4.3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