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樊粤明:立磨磨水泥为何国内用得少 |
|
类别:国际水泥|实用技术
日期:2012-6-27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点击率:50844
打印
关闭
|
|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樊粤明教授与吴笑梅教授访问本网,在交流中,樊教授表示立磨磨水泥在国内用得不好,有其特殊国情,不能照搬国外经验。 樊教授说,国外和台湾地区确实用立磨磨水泥比较多,因为其电耗较低、颗粒较集中、强度比较高,但国内很少用立磨生产水泥,因为使用效果不好。比如,台泥在建英德工厂的时候,按照台湾的经验设计粉磨方案,以台湾工厂立磨磨水泥的经验,要求颗粒在45μm以下的占85%以上,才算合格。国内的设计方案也做到了,但是,磨出来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在28以上,远高于优质水泥的用水量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水泥浆达到规定粘稠度所需的用水量,其值越高,用水越多)。虽然水泥的强度符合标准,但是对水和外加剂需求量很大,还会引起混凝土开裂,所以做成混凝土时效果不佳。 那么,为什么国外、台湾用立磨粉磨水泥就不会有影响呢?樊教授认为主要原因是在掺合料上:国外掺合料的品质较好,颗粒很小,可以弥补立磨磨出来的水泥颗粒中的缺陷,而国内的水泥掺合料质量比较差,比如粉煤灰,经常会用三级灰,颗粒较大,达不到矫正水泥颗粒太细的作用,所以就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立磨在国外用得好,主要是因为国外的混合材品质高,可以弥补水泥品质的不足,但是国内混合材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导致立磨粉磨效果不佳的结果会传导到混凝土上。此外,建设速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国外建筑不追求建设的速度,而是更看重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可以对混凝土进行更长时间的养护,混凝土模板至少要一个月才会拆除。但在国内,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带动建筑物的建设速度也很快,有“一天建一层楼”的提法,“蛇口速度”就是一个缩影,所以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就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单纯追求质量。
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 |
|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