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国际水泥混凝土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加为收藏 | 设为主页
162web_logo
2web_banner
资  讯 国际资讯 国内资讯 会    展 热点新闻 科普园地 服  务 国际合作 发布产品 推介中心 建材书店 理 事 会
技  术 实用技术 技术解答 培    训 文献资料 行业专家 供  求 供应求购 项目投资 人才招聘 股市行情 价格行情
企  业 企业名录 在线交流 人    物 访    谈 网上展会 混凝土 设    备 生产技术 行业标准 行业分析
综合 | 资讯 | 供求 | 行情 | 黄页 | 项目 | 技术
    
热门关键字: 建材下乡 白水泥 水泥周 万里行 混凝土 低碳 行情 节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热点新闻>中国经济进入“增长的黄昏”>正文
中国经济进入“增长的黄昏”
类别:行业资讯|热点新闻  日期:2012-3-2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率:35568  打印 关闭

    中国经济崩溃论站不住脚
    “中国现在已经到达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管理好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国家的转型充满挑战性。”昨日,即将在6月离任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北京表示,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全球环境很可能仍然不确定而且跌宕起伏,转变战略的必要性就显得更加重要。
    世界银行昨日在北京发布《2030年的中国》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应该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通过企业、土地、劳动力和金融部门改革,加强民营实力,开放市场,促进竞争和创新,确保机会均等,以此形成新经济增长结构。
    世行行长称“当前经济增长模式无法长久持续”
    佐利克是在报告发布同时举行的高层研讨会做以上表述的。这份名为《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报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编著,审视了中国到2030年之前的战略抉择,针对中国增长模式的未来结构提出了建议。
    报告称,中国有潜力到2030年实现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但中国需要在下一个阶段实施新发展战略,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佐利克的一系列言论以及世行的报告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是“中国崩溃论”的抬头。因为佐利克称,“一如中国领导人所知,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长久持续。”
    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经高速发展了30年并取得了非凡的经济成就,但仍然需要加以改变,适应新的经济挑战。这些挑战包括短期内出现硬着陆的风险,以及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人数减少、不平等程度上升、环境压力和外部失衡等等。
    佐利克强调,中国现时已到达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管理好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国家的转型充满挑战性;他指出,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全球环境很可能仍不确定且大幅波动,转变战略的必要性就显得愈加重要。中国要避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促进包容性增长,同时防止进一步侵害环境,并继续努力成为国际经济中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中国经济进入“增长的黄昏”
    世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2012年,中国经济能否继续维持较快的增长?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调控被一些海外媒体称为“悬在银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就是国内悲观学者的一位代表。他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将进入十年的最低点。快速行进的中国经济列车到2011年年底,在十年高歌猛进之后油箱里可能没油了。
    在他看来,人口红利、出口红利以及楼市红利作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三大动力正在消失或消退。人口红利的消退使得人力成本不断趋高;人民币升值和外需弱化使得中国的出口放缓,净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为负;房地产调控大网不断收紧,由于限购、限贷等政策,不动产投资进入降温通道。他认为,三大引擎同时熄火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可能进入“增长的黄昏”。
    成功预测了金融危机的美国学者鲁比尼看空中国的理由是,“中国内部到处充斥着在实物资本、基础设施和不动产方面的过量投资”。在他看来,“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拥有足够的发展速度,足以在将50%的GDP重新投资的情况下最终避免遭遇巨大的产能过剩和令人忧心的不良贷款问题。”
    “继续沿着这条投资导向的道路走下去,将使已经暴露出来的制造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产能饱和现象进一步恶化,并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无法继续扩大的情况下加剧未来的经济放缓。”鲁比尼表示。
    他预言,“中国大概会在2013年后遭遇一场硬着陆。所有与过度投资有关的历史场景,都会以一场金融危机和长期的低增长来谢幕。”
    高盛中国经济学家不久前也表示,中国决策层似乎对经济的下滑有所低估,目前的宏观政策过紧。倘若外部经济环境急剧恶化,包括政策基调和实际执行在内的政策应对措施则都可能出现更明显调整,以防止重蹈2008年过度紧缩的覆辙。
    中国经历的5次经济崩溃论
    第一次 1950-1952年
    朝鲜战争爆发,欧洲报纸、美国报纸就开始鼓吹:中国新政权成立不到一年,战争将使其经济崩溃。其结果是:经济经受住考验,战争将美国率领的18国联军赶到“三八线”。
    第二次 1959-1961年
    中苏决裂,撤走所有援华专家,苏联逼迫中国偿还所有朝鲜战争的外债,中国大跃进失败,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饥荒。世界又一次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其结果是:中国成功调整政策,经济得到发展。
    第三次 1988-1989年
    中国开始了市场化改革的“心脏手术”——价格闯关。日常生活用品的物价一飞冲天,通货膨胀的水平一度高达60%以上,中央为了控制物价,甚至一度恢复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粮票、工业券,西方主流媒体、经济学家纷纷预测中国经济崩溃。结果成功完成价格闯关,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黄金(1790.20,1.80,0.10%)阶段。
    第四次 1997-1999年
    中国开启了痛苦的“国企改革”,一时间“下岗”成了中国特有的名词,数百万国企工人下岗,国企开始资产重组。中国经济增长缓慢,出现严重的通缩。西方政客、电视节目名嘴纷纷预测中国何时崩溃。美籍华人章加敦(Gordon G.Chang)著书《中国即将崩溃》,预测未来5年中国要崩溃。结果中国继续改革,走出了困境,迎来了中国经济两位数增长的十年。
    第五次 2009年至今
    世界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波及中国,经济进入中等收入陷阱边界,外生型经济遭受重创,通胀威胁挥之不去。经济进入改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



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广东英德爆炸案造成1

[原创]北京金隅 问

冯运生应邀出席中央2

中国水泥厂24MW余
热点图片

2018全国煤矸石综合利

贾庆林视察徐工 勉励徐工

广东英德爆炸案造成10人

广东省珠海横琴混凝土厂设

张永龙:水泥粉磨技术装备

崔源声:自动化改变我们的

邓小林:用HRM型立式磨

大思路面12标水泥稳定碎

技术部:010-51164635  市场部:010-65790199    传真:010-65790418   电子邮件:lvyuq2005@126.com   在线服务 QQ: 695874523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办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管
京ICP备1104392号
Copyright © 2011 ciaw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际水泥混凝土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