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未来水泥市场情况如何?业内众说纷纭,有人乐观,有人谨慎,但是在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 “乱世”中,寻求出路、争取利润的最大化,是水泥业从业者的不变诉求。
水泥产量的增长在继续:1~9月份,全国水泥产量15.2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4%。
成本上涨在继续:9月份,建材企业原煤购进价格平均每吨708.8元,比8月份上涨7.9元,比去年同期高81元,全年平均每吨比去年同期高89.7元。9月份,建材企业柴油平均购进价格每吨7908元,比8月份下降4.4元,比去年同期高1320元,全年平均每吨比去年同期高1279元。
电荒在继续:中电联预测,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为3000万~4000万千瓦。
利润增长在放缓:水泥制造行业21家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4%,分别较上半年50.8%和157%的增长速度均有所放缓。
在这样的情况下,水泥市场前景如何?业内也是众说纷纭,有人乐观,有人谨慎,但是在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乱世”中,寻求出路、争取利润的最大化,是水泥业从业者的不变诉求。
湖北世纪新峰雷山水泥公司总裁诸葛文达在中国水泥网主办的“2011第四届水泥浙商大会”上表示,目前铁路、高速公路、重点工程等投资有所放缓,因此从现在开始到明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可能要面临比较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考验,这要看整个行业的能力和风范,大家互相让着点,日子就会过得很舒服。要是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那么最终就如一群狗在抢一块肉,最终谁也没抢到,反而将自己给咬伤了。”诸葛文达强调,在这样一个过剩的时代,如何制造平衡,这需要全行业的参与。
事实上,目前,企业抱团取暖已经屡见不鲜。应对电荒,企业停窑,在坚持节能限产的同时,也保证了水泥价格维持在理想价位。
其实,市场经济本身就是过剩经济,没有过剩,怎么会优胜劣汰?任何一个行业似乎都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困难总是难免,但是长远看来水泥行业的前景依然乐观。
“从长远角度看,我比较看好水泥用量和消费,以及后期整个水泥市场的行情”, 中国水泥网CEO邵俊在“2011第四届水泥浙商大会”上表示。他认为,第一,从企业家行为来看,无论是赚钱或亏欠,无非是大家都想多占一块市场,等到势均力敌时,肯定要站在一起,所以水泥是个区域垄断型的产品。从长期来看,没觉悟的企业家可能将自己的公司卖了;有觉悟的企业家可能就守下来了。第二,对中国经济依然看好。GDP要保八保九就必须依赖投资,同时,中国目前仍较为落后,城市化进程还很可观,水泥业是投资拉动型产业,这些都将保证水泥的需求增长。
台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吴义钦对大陆水泥市场也持乐观态度。他介绍说,台泥在广东、广西大概有2600万吨的产能。广东、广西第四季的需求与去年相比虽然有所下降,但价格却是稳中带升的。除此之外,在广东、广西生存有三家大型水泥企业,他们分别是华润水泥、海螺水泥和台泥水泥,产能相对集中,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只要需求稍微有所增加时,水泥价格就会略有上升。
虽然“壮士断腕”是痛苦的,但是“破茧化蝶”却是美好的。产能过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并不代表行业将一蹶不振,利润将滑至谷底。积极淘汰落后的同时,企业共同反省如何通过抑制产量控制供应量,来达到市场平衡或成就乱世英雄。
国际水泥|国际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